巴基斯坦最大的邮政运营商巴基斯坦邮政(Pakistan Post)目前发出征求意向书,寻求开发商在其场地上建造并网分布式大型太阳能电站。
为保障产能,光伏企业通常在春节假期之前储备充足的原材料、零部件,不会对生产造成明显影响。一季度经济难逃疫情影响,而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影响主要体现在供给侧冲击。
但是今年海外市场需求量大,依然是光伏企业抢占的重要市场。协鑫集团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海外市场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物流发货的问题,所以会影响速度,短期有一定影响。分析认为,海外市场对光伏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装机规模的下降。尽管被确认为PHEIC后不会终止出口贸易,不过一旦疫情被确认为PHEIC,在出口时中国产品会面临额外的检疫,将会使出口成本增加。东莞证券分析认为,若331抢装无法完成,去年未按计划并网的项目将赶在6月30日之前并网,但届时补贴将比原补贴降低0.02元/千瓦时,致光伏企业一季度业绩增速或承压。
据悉,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162亿美元,到10月份增至175亿美元,全年有望再次超过200亿美元出口额。此外,在交通运输方面受管控压力也较大。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光伏头部企业纷纷扩产,一定程度意味着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晶澳科技表示,投资建设该项目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光伏电池和组件产能,抢抓市场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市场份额。继上周通威股份宣布200亿元投资年产30GW光伏电池之后,多家光伏企业抛出重磅投资方案。国信证券表示,疫情不影响光伏行业需求总量。2月11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公告,拟在成都市金堂县投资建设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总投资预计为200亿元。
同日,通威股份发布《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年发展规划》,提出至2023年,高纯晶硅累计产能将达22万-29万吨,太阳能电池累计产能将达80-100GW。粤开证券认为,短期看,2020年光伏新政的尽早公布将有利于整个产业链对于今年工作的提前准备。
对于晶澳科技而言,公司在近日的机构调研中透露,疫情对生产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交通物流方面,二是人员流动限制。公司拟投资45亿元,计划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建设年产10GW单晶电池及配套中试项目,一期年产7.5GW单晶电池,二期年产2.5GW单晶电池及680MW单晶电池及组件。公告显示,项目公司注册资金暂定5亿元,建设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及配套设施,打造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以电池与组件为一体的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2亿元,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为4年。对于头部企业纷纷加码光伏领域投资,开源证券认为,随着龙头公司的大规模扩产,以及技术的不断突破,有望促进产业链低成本、高质量产能的释放,进而提升行业集中度
提及之后的科研计划,游经碧表示,团队之后要继续保持光电转换效率的优势。一条路是分享光伏产业这块大蛋糕,因为硅电池已经形成很大的市场,这条路可能不是很好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已经很好了,小面积电池效率比传统无机薄膜电池如铜铟镓硒,碲化镉效率都要高。2016年前后,大家还认为稳定性是很严重的问题,但随着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很多成果涌现出来,器件的稳定性也有了显著的改善,朱瑞表示,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投入,稳定性问题不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现在国内外都在做一些产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面积制备,完全产业化需要一定时间积累。钙钛矿电池若想产业化,使用的寿命是最重要的。
另外,我们也在做一些大面积工艺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够给产业界提供一些想法和思路。对于稳定性的重要性,陈永华也表示赞同。
另外,大家都在谈电池何时能实现产业化,有人认为5到10年可能会实现。由于钙钛矿具有弱光下优异的光电转化效率,室内供能应用也是钙钛矿光伏区别于传统硅基电池的一大优势,可以将室内照明和弱的太阳光利用起来,陈永华表示,此外,由于钙钛矿光伏材料具有轻、薄、柔、透等特点,在未来柔性电子供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之前,可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看学生的实验、进展、报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看里面是否有出新的东西,能够打开一些新的思路。挑战一:没有稳定性就没有应用没有稳定性就没有应用,能否应用主要的瓶颈还是稳定性的问题。他们争取开拓一些新的制备技术,让电池效率与国际最好水平竞争。这也许可以成为未来的一条重要出路。
也依然需要产业界、学术界的研究人员共同协作,通过不懈努力去解决问题,实现共赢。挑战二:大面积制造、光电转化效率、产业化我国在高效大面积钙钛矿电池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杭州纤纳多次创造大面积钙钛矿电池世界纪录。
朱瑞及所在团队一直致力于反式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并在两年前获得突破性进展,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上。面对挑战,科学家在行动提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朱瑞表示,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有两条路可以走。
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朱瑞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黄维等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混合阳离子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临近空间的稳定性研究。而另一条出路是与硅电池结合,这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新的薄膜沉积技术的开发,更高转换效率的大面积钙钛矿电池模块指日可待。我们团队主要集中在稳定性上。一个令人激动的大幅度提高其效率的途径为与传统硅电池形成叠层电池,目前国际上基于钙钛矿/硅的叠层电池效率已达到29.1%。此外,朱瑞也描绘了一幅探索中的发展图景,他认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低成本、可柔性制备、高能质比、优异的抗辐射性能等优势,在临近空间(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可以发挥它的优势,可为临近空间飞行器提供能源供给。
游经碧认为,除了电池稳定性和大面积制备等关键问题外,如能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也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因此,我国的一些硅基光伏企业也开始在钙钛矿光伏方向提前布局,面对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光电转化效率与大面积存在的问题,陈永华说,他们实验室做的,也就是一平方厘米,如果面积放大,会出现薄膜工艺改变,缺陷会很多。效益和稳定性都会下降。
另外,陈永华认为,除了钙钛矿活性层本身,其余功能层的设计以及器件的封装技术,要全链条一体化设计,需要极大的整合资源和团队去集中力量办大事。大面积制造成为另外一个制约产业化的问题,目前实验室做的都是非常小的面积,产业化必须向大面积模块去发展,大面积主要是工艺的问题,结合基础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更多的需要光伏企业来主导,可以显著加快大面积化进程。
通过最近开发出的离子液体钙钛矿光伏技术,摒弃了传统高毒性、不稳定的极性非质子溶剂,我们在稳定性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效率也逐渐与最高水平持平。他们创下了该类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的最高记录,器件的光电效率高达20.9%。钙钛矿电池的长期稳定性与传统硅电池还有较大差距,目前阶段可以用在一些对稳定性要求不太高的可消耗电子产品方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转换效率高,成为目前光伏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分为正式和反式两种器件结构。提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游经碧毫不犹豫地说。
朱瑞表示,反式器件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可以更好地与硅电池结合,可以做在硅的表面上,最终使整个器件实现超过30%的光电转换效率。利用钙钛矿电池可以将硅电池26%的效率提高到30%以上,这对庞大的民用光伏市场是很有诱惑力的。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2019年第7期封面文章报道了这一研究。游经碧想的是如何尽早去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文公聪明绝世,於此反有未审,何也?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着述上用功。
心理是一(不是合一)的心(良知明觉)才有那种不容已地要涌现出来的力量。
要说这样的一个状态,则主体实践已成圣境时亦是可说的,但这就是境界哲学的论旨,而非圆教的形上学。
从无所谓後天的非本质工夫之事。
其一为谈超本体论的意旨者,其二为谈道论的体用相徵四义者。
就此观之,造桌子之行为要贯彻而实现,除良知天理以及致良知之天理外,还须有造桌子之知识为条件。